【学术论坛】第二场 两位专家教授 共话创新实践与科研突破
时间:2025-06-26 点击:
2025年6月25日下午,管理学院同步举办两场高规格学术讲座:创新创业教育资深专家祝海波教授带来“大学生学科竞赛暨创新创业实践指导交流会”,中南大学博士后王金龙副教授开讲“如何申报省级社科类科研项目”。两场讲座分别聚焦实践赋能与科研方法论,为师生提供多维成长路径,吸引逾500名师生参与。
祝海波教授:解码顶级赛事制胜之道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链


作为教育部首批万名创新创业入库导师、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连续八年评委,祝海波教授以“以赛促创:从0到1的破局之道”为主题,系统拆解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的融合路径。他结合指导团队斩获“互联网+”“挑战杯”等国赛金奖的实战案例,提出“三维驱动模型”:
- 技术深度:以生态营销研究所研发的“林下经济智能监测系统”为例,强调核心技术壁垒构建;
- 商业闭环:展示学生团队从校园废品回收项目到年营收超千万的“绿循科技”成长轨迹;
- 社会价值:解析“非遗竹编数字化传承”项目如何获评中国“创翼”大赛乡村振兴组全国十强。
“评委视角下,60%的失利源于商业计划书逻辑断裂。”祝海波现场剖析20份典型案例,提出“金字塔式路演法则”,并发布其主编的《创新创业实践指南》。作为16项省部级课题负责人,他特别指出:“高校创新教育需打破学科壁垒,我们正推动‘生态+营销+AI’交叉培养模式,已孵化12个跨学科创业团队。”
王金龙副教授:揭秘社科项目申报“黄金法则” 搭建学术跃迁阶梯


针对青年教师科研痛点,王金龙副教授以“省级社科项目申报:从选题到立项的全流程管控”为题,结合主持11项省部级课题的经验,构建“五阶攻坚体系”:
- 选题策略:通过“政策热点×学科前沿×区域需求”三维矩阵定位研究方向,以其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《长江经济带林业碳汇交易机制研究》为例解析;
- 文献综述:创新提出“T型综述法”,横向覆盖国内外研究动态,纵向深挖理论演进脉络;
- 框架设计:现场演示如何用“问题树模型”将研究目标分解为可验证的子课题;
- 方法论创新:对比量化分析与质性研究的适用场景,强调混合研究方法的趋势性;
- 细节打磨:从排版规范到参考文献格式,提供23项易忽略的扣分点清单。
作为《中国农村经济》等权威期刊评审专家,王金龙透露:“近三年省级社科基金立项率不足15%,但遵循‘小切口、深挖掘、强关联’原则的项目通过率提升40%。”他现场评阅5份教师申报书,提出“研究现状评述需避免‘报菜名式’罗列”“创新点要体现‘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’的差异化优势”等具体建议。
双轨并进: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高地
两场讲座同步彰显WilliamHill体育,williamhill官网管理学院的“双轮驱动”发展战略:祝海波教授团队正与湖南省林业局共建“碳中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”,王金龙副教授则牵头制定《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社科项目孵化计划》。据悉,学校将于7月启动“创新训练营”与“科研能力提升月”活动,持续赋能师生发展。
“无论是斩获国奖的创业项目,还是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的研究课题,核心都在于解决真实问题。”管理学院院长尹少华总结道,“期待更多师生以此次讲座为起点,在实践磨砺与学术深耕中实现双向突破。”